四月望雨.jpg

鄧雨賢是誰,也許很多人不太清楚,但說到望春風這首歌,應該很少人不知道。

鄧雨賢先生是生長在日據時代的音樂創作者,是桃園龍潭的客家人,今年是他一百零一歲的冥誕。
去年錯過了鄧雨賢先生百歲冥誕音樂會,今年由大風劇團演出的[四月望雨]由江翊睿與洪瑞襄挑大樑,並由永齡基金會贊助的音樂劇。
在宣傳上打著[台灣第一部媲美百老匯規模的音樂劇],讓我引頸期盼著!

除了鄧雨賢的音樂,洪瑞襄也是我想去看這齣戲的很大主因,因為在大愛台看過很多她演的戲,她有清新脫俗的氣質,又給人很親切的感覺!
除了大愛的電視劇,她在舞台劇上也很活躍,會唱歌又會演戲,真是難得的才女~



上週末,在端午連續假期的塞車陣中,千辛萬苦地到了國父紀念館,因為很怕塞車延誤時間,我們反而提早到了,先悠閒地用完晚餐,再到表演廳外等待入場。

戲一上場,就是很有精神的[大道埕進行曲],大家熱熱鬧鬧在大稻埕繁華的街道上的生活情景,讓人遙想大道埕碼頭那個年代是如何地熱鬧又充滿活力!
→ 工作人員分享的大道埕進行曲錄音側拍 ←

緊接著,聽到男主角江翊睿開金嗓唱歌了~
的確是感人肺府的聲音,我老公對他的聲音一直讚嘆不已!
看戲前聽說男主角本來不會講台語,為了戲才開始學。但我聽他講的台語很道地,一點生疏的腔調也沒有,肯定是花了很大的功夫!

整齣戲以台語為主要語言,再來就是鄧雨賢和家人相處時要講的客家話,跟日據時代在公共場合要講的日本話。
不管什麼語言,唱起歌來都很有味道,客家話唱起來音調很細膩,雖然不懂客家話,但感覺很美。

整齣戲架構在鄧雨賢先生對音樂創作的執著,夾雜著鄧雨賢先生與當時紅歌星純純的情愫,以及隨著時空政局的變化,老百姓們對時代巨變的無奈。

鄧雨賢先生從日本學音樂回台,憂心當時人們太崇拜西洋文化,不正視自己的文化。他更認為藝術是要融入生活,而不該是曲高合寡的,所以致力在台語歌的創作。
當他好不容易成功地讓台語唱片受到歡迎,沒多久卻因盧溝橋事變爆發戰爭。瞬間,大家原本對未來充滿光明的希望整個破滅,大家都不知道未來該怎麼辦...。
(看到這裡,我覺得好心酸,覺得那個年代的人好可憐,如果沒有戰爭該有多好?這時候好想哭... 眼淚在眼框打轉了)

雖然整部戲看起來好像很哀愁,但也有許多詼諧的喬段,最讓人拍案叫絕的是劇中哥倫比亞唱片的老闆(這個角色是日本人),總是在講日語時很自然地夾雜著台語,一連串的台詞批哩趴拉講下來,有台語有日語,講得很溜,大家也聽得很開心!(我筆拙無法充分描述那種有趣的感覺,我覺得大家會笑是因為他講得很好、很順、很自然,加上他的身材胖胖有點喜感,他很認真地講話卻總會流露出令人發噱的笑點)
也許這種舞台上的表現方式有點刻意,但其實這也許就是當年會講日語又會講台語的人很本能地會這樣夾雜著兩種語言在生活中應用著!就像現在我們講話也可能會用到不同的語言那樣的自然。
(更令人讚嘆的是,這位飾演老闆的先生,是欣欣瓦斯公司的董事長,他很熱衷參與各種文化活動,還組織許多文化團體,真是非令人佩服!)

舞台上鄧雨賢&純純的對唱還有鄧雨賢&妻子鍾有妹的對唱,都很動人!
飾演鍾有妹的張世珮,在劇中都是客語發音,聲音也讓我驚艷!
鍾有妹是鄧雨賢背後偉大的女人,無怨無悔地給夫君支持。

在節目手冊中,有鄧雨賢先生的孫子寫的文章,澄清鄧雨賢先生是愛妻顧家的好男人,並沒有當時與紅歌星純純的那段風流韻事,請大家將這段當作故事來欣賞,切莫當成歷史來看待。
所以在欣賞這個故事的時候,我也會想到鄧家後代的心情是如何....。

不論那些風花雪月,最重要的是鄧雨賢先生留給我們很棒的音樂,流傳了一甲子還是那樣歷久彌新。
四季紅、月夜愁、望春風、雨夜花,會把二十世紀初的男女情懷繼續傳唱下去。


→ 2007大風音樂劇【四月望雨】主題曲首度發表/洪瑞襄&江翊睿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r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